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学习方法和成绩)

人气:132 ℃/2022-12-09 09:45:43

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学习方法和成绩)

同一个班的同学,即使是一起学习的好朋友,成绩也往往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其实在中小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

一,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1、学习是没有计划的。

“凡事都要提前做,但不能提前。”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然而,有些学生对学习没有计划,整天被动地忙于各种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安排。所以,我不知道该看什么,该做什么,该学什么。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想做什么”。

2、不能科学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些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有的同学比较忙,经常加班,忙到实际效果不好。

有些学生不善于腾出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写作业、睡觉,怎么会有多余的时间给自己安排?”其他同学普遍懈怠,所以急于考试。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时间是不能科学使用的。

3、不求答案,背下来。

记忆是指不加思考的重复,重复多次,直到在大脑中形成印象。不需要理解,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更低级的学习形式。经常把记忆内容搞混,久久记不住。当学习内容杂乱无章或不愿花时间分析学习内容的组织和意义时,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说:“感谢上帝,考试终于结束了。现在我可以忘记所有那些事情了。”

4、知识结构无法形成。

知识结构是知识系统在头脑中的内化反映,是指知识输入、加工和储存所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在学习中建立一定的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是零散的,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学生在单元测试中表现很好,但在综合测试中失败了。究其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

这类学生的知识因为没有及时总结所学内容、学科之间的联系、章节之间的联系,基本处于“自由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忘记和收起。

二,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

为什么有些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会影响方法的形成,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小学和中学的智力水平差别不大,所以对学习方法形成的影响有限。学习方法不当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非智力因素,如认知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态等。

以上分析是基于个别学生,这是学习方法不当的内因。还有老师和家长。学生等外部因素对学习方法的形成有影响,也是学习方法不当的可能原因。

1.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很多学生听信了自己的自然方法,却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尝不到正确方法带来的甜头。他们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

2.对学习特点缺乏了解

如前所述,学习方法具有适应性,其中之一就是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对当前的学习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

变化很大——小学的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几乎全靠老师;进入初中后,知识变得抽象而深刻。一方面,老师的指导很重要,自学也很重要。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方法不恰当。

外语学习的特点——学习一门语言需要听、说、读、写、记。背外语单词是一种机械记忆,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数学的方法不适合外语学习。

3.对自己的处境和条件缺乏了解

学习方法既要适应学习特点,又要适应个体特点。

学习现状——有些同学因为成绩不好而自大卑微,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可救药。有些同学因为学习好而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非个人化的理解会导致学生在使用学习方法时出现错误。自以为是的学生在设定学习目标时往往过于雄心勃勃,不切实际。

性格——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是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格。属于“百灵鸟型”,可以更多利用白天;属于“猫头鹰型”,更能利用夜晚。

4.缺乏学习动力

缺乏动力的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缺乏学习的热情,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学习是漫无目的得过且过,学习行为是被动的应对。方法必须是死记硬背,机会主义和无计划的。

一个失去学习动力的学生,必然会对学习方法失去兴趣。所以,十有八九,学习无精打采,大喊“无聊”的学生是不合适的。

5.意志薄弱

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纠正一些已经形成习惯的不良学习方法,需要毅力和恒心。有些同学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因为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导致目标没有结果,计划没有行动。

凭感觉学习容易很多,但是学习效果会差很多。因此,学生在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家长或同学的鼓励、监督和提醒,依靠外界的支持来克服自己薄弱的意志。

6.缺乏指导和培训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对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清晰的认识,不能在学习中自觉运用。即使有些同学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大多数也是走了很多弯路才形成的,比较零散。

科学的学习方法很难在学习中自然形成,要接受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开设学习方法的指导课程。作为学生自己,也要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积极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谈初中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影响初中生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学习习惯、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新课课前预习的习惯,可以帮助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他们抓住重点,带着问题上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质量;认真写作业的习惯,既能保证作业的美观整洁,提高作业质量,又能培养细致严谨的作风。反之,坏习惯也会成为学习进步的绊脚石。很多成绩差的同学并不笨,只是上课经常走神,作业和工作粗心。

1.抓紧上课45分钟,学会听课。

讲课也有很多知识。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很重要!课堂学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45分钟课堂学习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也许有些家长和学生会想,大家都有一双耳朵,谁不会听课。其实讲课里面有很多知识。学会听课对于初中生的学习进步非常重要。

首先,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可以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我们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可以在选定的对象上维持心理活动,并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适当分配和调整心理活动。所以,注意力对于学习来说尤为重要。专心学习;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往往一事无成。

其次,要带着问题,用脑子去听。有些学生不善于用大脑积极思考。他们看似目光呆滞,下课后却在心里不留痕迹。俗话说,怀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可以使讲课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讲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你积极开动脑筋,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第三,要积极举手,认真做笔记。教与学应该是双向交流,相互促进的。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举手发言是一种参与,不仅能让你专心听讲,专心思考,还能锻炼你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记性好不如文笔差”是学习和写作的优势。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途径,也是复习旧知识的基础。同时可以在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很多家长觉得无法理解和把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实际上,每天检查他们的课本和笔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

时间是一个常数,需要合理安排。学习很辛苦,有规律可循。

(1)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游戏学习的关系,主体性和自卑感,培养兴趣,打好基础。

在这里,家长必须帮助引导孩子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首先是要处理好好玩和学习的关系。学习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花在学习上。然而,学习并不是初中生生活的全部。初中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适当有益的活动(包括“玩”)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严格安排孩子的闲暇时间,不让孩子有时间进行娱乐活动;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课外活动听之任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要引导学生学会劳逸结合,专心学习,静下心来;当你活跃的时候,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和玩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二是处理好主辅关系。初中学习知识的密度和广度大大增加,要求学生处理好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学科之间是有区别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是初中最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学扎实。

主题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以概念、原理及其形成为主,以知识的灵活运用为主,以自学的薄弱环节为主。我们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处理好发展利益和打好基础的关系。兴趣是学习动机的直接原因。孩子对哪门学科感兴趣,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初中生思想和心理都不够成熟,兴趣往往不稳定。有些孩子对自己的兴趣有片面的理解。

学习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什么都学不好;只是凭兴趣去学习,如果觉得自己不感兴趣,就会远离,结果就是“跛脚”。

其实初中学习是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础。首先,我们应该学好每一门学科。初中读完,高中阶段可能比较顺利;即使是历史、地理、生物这些通常被视为“次要课程”的学科,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也将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兴趣必须建立在打好基础的基础上。

(2)按照记忆朋友资源网的规则安排学习。

遗忘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这个规律为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依据。

之一个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规律的心理学家埃克豪斯发现,学习一结束,遗忘就开始了。第二天忘记的东西最快,需要很长时间复习。第二天复习的话,第三天就忘的少了,需要短时间复习。第三天复习,第四天就忘的少了。总之,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个规律为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依据。

及时复习。初中生有一个共同的学习倾向,就是边学边输,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说到考试,从头开始临时抱佛脚复习。要改变这种学前忘后、问题堆积的现象,关键是要“及时”,尤其是那些无意义的学习资料,比如字母符号、公式、外来词等。这就好比在大坝溃决前及时加固,比溃决后再修复更省力。

分散学习。“及时复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劳永逸。学习规律告诉我们,与其集中复习,不如分开复习。以学习外语单词为例。如果当天学了20个单词,一个同学晚上会集中复习一个小时来巩固;另一个同学当晚复习半小时,第二天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再复习5分钟。结果后者的记忆效率明显高于前者。

利用分散学习的原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使用“卡片”复习法。比如复习英语单词,把卡片分成左右两面(或者正反面),分别写中文意思和英文单词,然后做七个袋子(或者信封)。每个书包都有一张卡片,可以在一周的某一天复习。复习时,用手遮住一面,回忆另一面的内容。当天复习完,第二天放在书包里,这样可以隔一段时间交替复习,效果非常明显。其他知识如数学公式可以用卡片复习。

过度学习。83岁的中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仍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问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他回答;“简单来说:重复!重复!再重复一遍!”

在我们优游资源网的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背了一些内容,勉强能背的时候就不学了。因此,我们不会快速准确地回忆它们。如果能“努力”,多学几次,效果会大大提高;而且这种熟练的记忆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这就是所谓的“过度学习”。

一般来说,过度学习保持在50%-100%的范围内。比如一首唐诗你能背十遍,那你更好读3-6遍,这样你就能背得像流水一样。过度学习要和及时学习、分散学习有机结合。

3.形成适合自己的各科有效学习方法。

因为有了“学科”体系,我们才能学好所有的课程。到了初中,学科逐渐细化,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和规律。

理科中数学、科学、文化的学习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善于整合;

比如语言、历史等。,我们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善于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抓住每门学科的特点,适应“学科”,才能学好每门学科。

  • 热门

  • 1沉头螺钉m8x20什么意思454
  • 2π属于有理数吗259
  • 3喀什经济特区的发展优势有哪些429
  • 4电饭煲预约煮粥怎么用125
  • 5孕妇能用电磁炉吗?电磁炉辐射会影响孕妇身体吗211
  • 6最稀有的恐龙是什么龙 湖角龙(属于角龙的一种)138
  • 72月份到底有多少天465
  • 8全球首个十星级酒店,迪拜海底酒店(60英尺海中/4万一晚)303
  • 推荐

  • 1花豹和斑鬣狗都在困境中,鬣狗还能打败豹子吗(恩怨情仇)283
  • 2食物热量怎么计算公式274
  • 3重庆名字由来121
  • 4a4纸尺寸是16k吗384
  • 5察举制征辟制区别174
  • 6斗车一斗多少方270
  • 7系统密码忘记怎么办(windows7锁屏密码忘记)414
  • 8光遇怎么快速升翼(光遇怎么快速升级光翼)143
  • © 2024 Lie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